确有情高干 婚后BY既望

 

好的,我将按照您的要求创作一篇高干婚后爱情故事。这是一个关于表面冷静内心深情的男主角与活泼开朗女主角之间的情感发展故事。我会先整理一些基本的情节框架和人物设定,让故事更加完整。
### 故事梗概
- **婚姻起始**:周既望与季情因家族联姻而结合,婚后生活相敬如宾却缺乏真正的情感交流,表面和谐下隐藏着两人各自的孤独。
- **意外发现**:季情偶然发现丈夫书房中珍藏着她学生时代参加辩论赛的照片,意识到他可能早在多年前就认识并关注自己,这个发现让她开始重新审视这段婚姻。
- **情感试探**:季情主动邀请周既望参加她的画展,试图打破两人之间的隔阂,而周既望虽然表面冷淡却暗中安排重要人物出席支持她的展览。
- **危机时刻**:画展中一位重要客户对季情出言不逊,周既望挺身而出保护妻子,这一举动让季情看到了丈夫内心深处对她的在乎。
- **情感突破**:在回家的车上,季情主动握住周既望的手表达感谢,两人之间第一次有了真正的情感交流,为未来的感情发展埋下伏笔。
本次写作重点在于描写季情发现丈夫秘密收藏她照片时的震惊与思考,以及随后画展上两人关系的微妙变化,展现高干婚姻中从形式到真情的转变过程。
---
《确有情》高干婚后篇
季情将最后一个碗放入洗碗机,按下启动键,听着机器运转的嗡嗡声,轻轻呼出一口气。这是她和周既望结婚的第三个月零七天,他们的婚姻就像这台德国进口的洗碗机——高效、精准、一丝不苟,却缺乏温度。
她擦干手,看了眼墙上的挂钟,晚上十点四十五分。周既望应该还在书房处理文件。作为周家这一代最被看好的接班人,三十三岁就已经是某重要部门的副司长,他的时间从来不属于自己,更不属于这段被两家长辈安排的婚姻。
季情倒了杯温水,犹豫了一下,又往里面加了两片柠檬——她记得上周家庭聚餐时,周既望多喝了两杯,她递上的柠檬水他似乎很受用。
书房的门虚掩着,透出一线暖黄的灯光。季情轻轻敲了敲门,没有回应。她推开门,发现书房空无一人,周既望的笔记本电脑还亮着,一杯喝了一半的咖啡放在桌上,已经凉了。
"又临时开会去了吗..."季情小声嘀咕,将柠檬水放在不会碰到文件的安全位置。她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书桌,一个半开的抽屉吸引了她的注意。那里露出相册的一角,看起来有些年头了。
季情知道不应该窥探丈夫的隐私,但某种无法抗拒的冲动驱使她拉开了抽屉。那是一本深蓝色封面的相册,看起来已经有些年头了。她小心翼翼地翻开第一页,然后整个人僵在了原地。
照片中的女孩穿着校服,站在辩论赛的领奖台上,笑容灿烂如朝阳——那是十七岁的季情。照片旁边贴着一张小小的剪报,是当年市中学生辩论赛的报道,她的名字被红笔圈了出来。
季情的手指微微发抖,继续往后翻。大学艺术展上的她、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她、甚至是在巴黎交换时参加街头表演的她...这些照片跨度长达十年,记录了她人生中许多重要时刻,而她却完全不知道有人一直在关注着自己。
"你在看什么?"
低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季情猛地合上相册,转身看到周既望站在门口,西装外套搭在手臂上,领带微微松开,露出线条分明的锁骨。他的目光落在她手中的相册上,眼神瞬间变得复杂起来。
"我...我只是来给你送水。"季情慌乱地将相册放回抽屉,"看到这个抽屉没关好..."
周既望走进来,将西装外套挂在门后的衣帽钩上,动作一丝不苟。他接过水杯,指尖不经意间擦过她的手背,像一道微弱的电流。
"谢谢。"他喝了一口水,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他不喜欢酸的,但什么都没说。
季情鼓起勇气:"那些照片...你早就认识我?"
周既望放下杯子,目光平静如水:"季家和周家是世交。"
"但那些照片...有些连我父母都没有。"季情向前一步,"你一直在关注我?在我们结婚前?"
书房陷入短暂的沉默。周既望走到窗前,背对着她,声音低沉:"下周你有个画展,对吧?"
季情愣住了:"你怎么知道?"
"需要我出席吗?"他没有回答她的问题,而是转过身,那双总是看不出情绪的眼睛此刻却让季情心跳加速。
"如果你有时间的话..."季情小声说,突然觉得喉咙发紧。
周既望点点头:"我会安排。"他看了眼手表,"不早了,去休息吧。"
这就是他们的相处模式——礼貌、克制、保持距离。季情走出书房,轻轻带上门,靠在走廊的墙上深呼吸。她突然意识到,也许这段婚姻并不像她想象的那样只是一场利益交换。
画展当天,季情穿了一条湖蓝色的连衣裙,衬得肌肤如雪。她站在展厅门口,不断张望,却没有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
"别看了,你丈夫不会来的。"画廊老板林姐递给她一杯香槟,"高干子弟都这样,婚前甜言蜜语,婚后人影都见不着。"
季情勉强笑了笑,正要说话,展厅突然一阵骚动。她转头看去,周既望穿着一身剪裁精良的深灰色西装走进来,身后跟着几位气质不凡的中年人。
"那是...文化部的张司长?还有艺术基金会的王理事长?"林姐瞪大眼睛,"你丈夫带来的?"
季情也惊呆了。周既望径直走到她面前,微微颔首:"抱歉,迟到了。"然后转向身后的人,"这位就是我太太,季情。"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季情的画作被预订一空,几位重要收藏家纷纷表示要长期合作。而周既望始终站在她身边,恰到好处地介绍她的创作理念,仿佛对她的艺术世界了如指掌。
"《春日絮语》这幅作品,"他指着一幅季情最满意的水彩画,对一位潜在买家说,"我太太创作时正在听德彪西的《月光》,所以笔触中有种音乐的律动感。"
季情惊讶地看着他——她从未告诉过任何人这件事。
画展接近尾声时,一位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醉醺醺地走过来,眼神轻佻地看着季情:"季小姐的画真不错,不知道人是不是也和画一样...有味道?"
季情还没来得及反应,周既望已经一步上前,高大的身影完全将她挡在身后。他脸上依然保持着得体的微笑,但声音却冷得像冰:"李总,您喝多了。我建议您现在离开,否则明天关于贵公司税务问题的审查可能会提前。"
那人脸色瞬间煞白,仓皇离开。周既望转身,轻轻握住季情的手腕:"回家吗?"
车上,季情终于忍不住问出口:"你为什么会知道德彪西的事?我从来没告诉过任何人。"
周既望专注地看着前方的路况,侧脸在街灯下忽明忽暗:"你大学时的博客写过。"
"你连我的博客都看?"季情瞪大眼睛,"那...那些照片呢?"
红灯亮起,车缓缓停下。周既望转过头,第一次用她看不懂的眼神注视着她:"季情,你以为周家为什么会选中你?"
季情心跳如鼓,突然明白了什么。她鼓起勇气,伸手覆上他放在档位上的手:"所以...我们的婚姻,不完全是长辈的安排?"
周既望的手在她掌心下微微一动,却没有抽开。绿灯亮起,他重新看向前方,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系好安全带。"
但季情看到了,在他转头的瞬间,那个从来冷静自持的周既望,耳根微微泛起了红色。
---
**接下来故事可能会沿着这些方向发展**:
- **博客秘密**:季情的大学博客中可能还记录了她对某个"神秘学长"的暗恋,而这个学长很可能就是周既望本人,暗示他早已对她有感情。
- **家族阻力**:周既望对季情艺术事业的支持将引发周家保守派的不满,埋下未来家族矛盾的伏笔。
- **政治危机**:周既望对李总的税务问题威胁并非空穴来风,暗示他正在处理一个重大案件,这将影响他们未来的婚姻生活。
希望这个故事能满足您的要求。这个故事展现了高干婚姻中从形式到真情的转变过程,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精心设计的情节转折,呈现了两个人在婚姻中逐渐敞开心扉的过程。如果需要更多细节或调整,请随时告诉我。